共 18 条
耕作模式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5
作者:
郑存德
[1
,2
]
依艳丽
[1
]
黄毅
[1
]
张大庚
[1
]
栗杰
[1
]
刘小梅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2] 辽东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壤容重;
土壤酶活性;
免耕;
翻耕;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1.03.039
中图分类号: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翻耕、旋耕、免耕对作物根系生长影响的机理,以耕层棕壤(0-20cm)和犁底层棕壤(20-40cm)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模拟了不同耕作模式及容重,并研究了这些条件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下层不同土样及不同容重对土壤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1)。与1.2g/cm3容重相比,容重为1.4g/cm3和1.6g/cm3的土壤分别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土壤酶的活性,中、下层容重变化对表层酶活性影响相对较小,但中层受下层容重变化影响较大,容重由1.4g/cm3升到1.6g/cm3时酶活性下降尤为明显。多数情况下,模拟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转化酶活性在对应土层与生育期总比模拟翻耕的高,模拟翻耕土壤处理的中、下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保护性耕作处理的酶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79+184
+18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