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喀什凹陷的成因及找油方向
被引:12
作者
:
罗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罗金海
车自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车自成
刘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良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来源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8年
/ 05期
关键词
:
喀什凹陷;拉分盆地;中亚含油气盆地;油气聚集规律;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通过对喀什凹陷的基底结构和变形特征分析认为,喀什凹陷在侏罗纪—中新世期间的沉降主要与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的拉分作用有关;上新世以后的变形受天山和昆仑山山前逆冲作用控制;凹陷北部斜坡带的变形机制主要是山前重力滑动和山麓逆冲作用。根据与喀什凹陷有类似成因联系的中亚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经验预测,喀什凹陷的油气主要赋存于山前构造带向斜盆地内部的低凸起中,下第三系膏盐层为主要勘探标志层。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2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