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传播策略——以山西五台山为例

被引:3
作者
李鑫 [1 ]
郭建龙 [2 ]
机构
[1] 山西省旅游职业学院
[2] 山西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旅游; 文化; 传播; 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020202 ;
摘要
五台山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代表智慧、司掌般若、被称为七佛之师的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不仅是国内外唯一一处由青庙、黄庙并居一山讲经说法的道场,而且是规模宏大,建筑极具特色的佛教寺庙。不仅在地质学方面享有盛誉,而且还拥有大量红色旅游资源。本文不仅阐述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而且分析了五台山独特的佛教文化、建筑文化、科学文化价值以及红色文化,并对五台山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五台山的旅游开发以及宣传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五台朝顶.[M].晋原平;杨春娥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  
文殊智慧之光.[M].崔正森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3]  
中国旅游指南.[M].中国旅游指南编委会编;.中华书局.2000,
[4]   论文化传播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的作用——基于“拉斯韦尔5W模型”的分析 [J].
谭宏 .
新闻界, 2008, (05) :96-98
[5]   感受五台山“申遗” [J].
张开丰 .
记者观察, 2007, (10) :8-12
[6]   泼墨凤林谷 工笔般若苑——六论五台山需要包装 [J].
康立群 .
五台山研究, 2006, (01) :40-45
[7]   五台山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分析 [J].
李秀英 .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99-102
[8]   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播 [J].
袁忠 .
探求, 2005, (03) :56-59
[9]   不发达地区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传播初探——以黔东南为例 [J].
陆官虎 ;
姚兰 .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1) :32-35
[10]   发展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 [J].
麻天祥 ;
李小艳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3)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