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保的目标重构与制度创新

被引:6
作者
王磊
李晓南
机构
[1] 辽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城市低保; 目标重构; “房屋模型”; 制度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仅定位于满足城市贫困群体基本生存需要和维护社会稳定两个方面,使得城市低保目标出现偏差。为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低保反贫困功能,必须矫正城市低保目标偏差,建立积极的、生存与发展并举的综合性贫困治理目标。为此,城市低保应实现满足低保对象基本生活需要、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社会效率和社会融合五项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关系可以用"房屋模型"来阐释。在新的目标定位下,城市低保在未来应重点做好保障低保对象充分享有救助权利,提高低保对象自立能力以及消除社会排斥,实现社会融合等方面的制度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4+98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社会保障30年.[M].郑功成; 著.人民出版社.200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6,
[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念转型与目标重构 [J].
祝建华 .
中州学刊, 2009, (05) :116-121
[5]   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J].
周永康 .
求是, 2008, (15) :3-7
[6]   底线公平与社会保障的柔性调节 [J].
景天魁 .
社会学研究, 2004, (06) :32-40
[7]   国家的新角色 [J].
弗雷德里克·C·特纳 ;
亚历杭德罗·L·科尔巴乔 ;
陈思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1, (01) :107-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