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玉米雄花不育性的几个问题的初步研究

被引:5
作者
宋玉墀
王主选
机构
[1] 西北农学院,西北农学院
关键词
不育性; 自交系; 品系(育种); 玉米; 雄穗; 雄花; 散粉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鉴定出23个可保持 T 型不育性的自交系,2个 T 型恢复系。M 型不育性保持系的出现频率较低,且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利用价值较小。在试验范围内 T 型恢复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不育的农大10号较其可育相似者增产10%以上,不育杂交种的产量因素也较可育者为优。不育类型把较高比例的磷营养运转分配到茎中部和雌穗。不育雄穗的淀粉酶、蛋白酶和全氮量的含量与可育雄穗有所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1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玉米雄花不孕性及其恢复性的遗传研究 [J].
李竞雄 ;
戴景瑞 ;
许启凤 ;
程经有 .
作物学报, 1963, (04) :339-362+455
[2]   玉米自交系的雄花不孕性反应研究初报 [J].
陈庆华 ;
白英吉 ;
赵仁镕 .
辽宁农业科学, 1963, (03) :15-18
[3]   利用雄性不育特性制造玉米杂交种的研究续报 [J].
杨允奎 ;
杜世烂 ;
段光辉 ;
杨令贵 .
作物学报, 1963, (03) :297-302
[4]   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特性制造杂种的研究 [J].
杨允奎 ;
杜世灿 ;
段光辉 .
作物学报, 1962, (01) :35-42
[5]   雄花不孕性及其恢复性在玉米双交种中的应用 [J].
李竞雄 .
中国农业科学 , 1961, (06) :19-24
[7]   CYTOPLASMIC MALE-STERILITY [J].
EDWARDSON, JR .
BOTANICAL REVIEW, 1956, 22 (10) :696-738
[8]   The cytoplasmic inheritance of male sterility in Zea mays [J].
Rhoades, MM .
JOURNAL OF GENETICS, 1933, 27 (01) :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