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关于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思考
被引: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永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艳菊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乔海韬
机构
:
[1]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
来源
:
农场经济管理
|
2007年
/ 06期
关键词
:
农地金融制度;
客观条件;
战略规划;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农地金融有助于化解我国农村担保品缺乏、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现状,对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农地金融制度的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农地金融发展所需要的内外条件,对土地附属权益归属、土地资源流转和相关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农地金融制度所需的系列要求,最后肯定了农信社是最佳的土地金融运作主体,农信社必须加强内部变革以适应其要求,其他各项配套措施也应到位,以促进农地金融制度稳健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与农村信用社业务拓展——我国农地金融业务承担主体的可行解研究
李爱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
李爱喜
[J].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5)
: 35
-
38+79
[2]
土地整理融资新模式——土地整理基金
李彦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
李彦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巧芹
[J].
经济论坛,
2004,
(12)
: 92
-
93
[3]
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成思危主编, 2005
←
1
→
共 3 条
[1]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与农村信用社业务拓展——我国农地金融业务承担主体的可行解研究
李爱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
李爱喜
[J].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5)
: 35
-
38+79
[2]
土地整理融资新模式——土地整理基金
李彦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
李彦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巧芹
[J].
经济论坛,
2004,
(12)
: 92
-
93
[3]
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成思危主编, 200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