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同命不同价”难题的理论路径

被引:12
作者
张旭东
机构
[1] 福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死亡; 赔偿; 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现行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关于城乡差别的死亡赔偿标准引发了社会对"同命不同价"问题的质疑。现行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对死亡赔偿系采取"继承丧失说"解释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中的死亡赔偿制度,认为死亡赔偿金是对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其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而不是精神损害赔偿,所以"继承丧失说"是导致"同命不同价"问题的理论根源。"死伤损害说"是批判包括"继承丧失说"在内的人身损害差额化赔偿的一种理论学说。该学说主张将死伤本身作为损害加以把握,将生命被剥夺本身作为一项概括的非财产损害,且对体现生命价值的非财产损害赔偿,应努力地实现类型化和定额化。摒弃死亡赔偿的"继承丧失说",转而以"死伤损害说"实行死亡赔偿金城乡一体的定型化,是破解"同命不同价"难题的理论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中国宪法学应当关注生命权问题的研究 [J].
韩大元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25-28+37
[3]  
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M].黄松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4]  
损害赔偿法原理.[M].曾世雄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  
债法总论.[M].史尚宽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  
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M].刘士国著;.法律出版社.1998,
[7]  
日本侵权行为法.[M].于敏著;.法律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