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VS电影——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信仰问题

被引:1
作者
彭恒礼
机构
[1] 河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皮影; 电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信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528.3 [木偶、皮影、假面具、脸谱、人形工艺美术]; J902 [电影、电视艺术理论的基本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皮影源自古代的招魂巫术,民间信仰是皮影传承的重要基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学理基础是科学思维,对巫术思维具有天然的排斥,既要保护,又排斥其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悖论。当代的民间信仰主要是民众追求幸福生活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应当为其留出发展空间,使非物质文化在原生态的环境中得以传承。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
    康保成
    [J]. 文艺研究, 2003, (05) : 87 - 92
  • [2] 金枝[M]. 新世界出版社 , (英) 弗雷泽, 2006
  • [3] 汉书[M]. 中华书局 , (汉)班固撰, 2005
  • [4] 文化论[M]. 华夏出版社 , (英)马凌诺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著, 2002
  • [5]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M]. 书目文献出版社 , 白玉新等编, 1989
  • [6] 清稗类钞[M]. 中华书局 , 徐珂编撰, 1986
  • [7] 东京梦华录注[M]. 中华书局 , (宋)孟元老撰,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