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loudsat卫星资料分析冻雨天气的云结构

被引:13
作者
陈英英 [1 ]
武文辉 [2 ]
唐仁茂 [1 ]
周毓荃 [3 ]
毛节泰 [4 ]
赵姝慧 [5 ]
机构
[1] 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 贵州省气象台
[3]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5]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关键词
Cloudsat; 冻雨; 逆温层; 零度层亮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Cloudsat卫星资料中的欧洲中心中期天气预报(ECMWF)温湿度廓线、雷达反射率因子等产品结合探空秒数据和地面观测资料从云物理的角度分析了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一次典型冻雨天气的云结构特征。分析表明:此次冻雨发生时温度廓线上存在明显的逆温层,但有逆温层并不一定出现冻雨,融化层与次冻结层的相对厚度决定着最终的地面降水类型,沿Cloudsat轨迹10个纬距的范围内出现由雨向冻雨、冰粒、雪的过渡。结合湿度剖面发现,逆温层水汽充沛。ECMWF资料与轨迹上长沙站的探空秒数据对比发现,ECMWF的温度产品要比湿度产品有更高的准确性。毫米波云剖面雷达CPR的反射率因子产品显示,此次冻雨有明显的零度层亮带特征,且亮带刚好出现在0℃等温线上界以下,直观地展示出基于经典"融冰过程"的冻雨形成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707 / 7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贵州冻雨频发地带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杜小玲 ;
彭芳 ;
武文辉 .
气象, 2010, 36 (05) :92-97
[2]   中国冰冻天气的气候特征 [J].
赵珊珊 ;
高歌 ;
张强 ;
王遵娅 ;
殷水清 .
气象, 2010, 36 (03) :34-38
[3]   湖南特大冰冻灾害的云物理特征与人工影响技术探讨 [J].
樊志超 ;
高继林 .
气象, 2009, 35 (11) :84-92+163
[4]   2008年初中国南方持续性冰冻雨雪灾害形成的温度场结构分析 [J].
曾明剑 ;
陆维松 ;
梁信忠 ;
吴海英 ;
濮梅娟 ;
尹东屏 .
气象学报, 2008, 66 (06) :1043-1052
[5]   2008年湖南极端冰冻特大灾害天气成因分析 [J].
黄小玉 ;
黎祖贤 ;
李超 ;
张海 ;
居晶林 .
气象, 2008, (11) :47-53
[6]   2008年初中国南方雪灾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 [J].
王亚非 ;
李琰 ;
李萍云 ;
刘英 .
气象学报, 2008, (05) :826-835
[7]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持续性原因分析 [J].
杨贵名 ;
孔期 ;
毛冬艳 ;
张芳华 ;
康志明 ;
宗志平 .
气象学报, 2008, (05) :836-849
[8]   中国南方2008年1月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J].
丁一汇 ;
王遵娅 ;
宋亚芳 ;
张锦 .
气象学报, 2008, (05) :808-825
[9]   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静止锋与层结结构分析 [J].
孙建华 ;
赵思雄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368-384
[10]   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大气层结和地面特征的数值模拟 [J].
孙建华 ;
赵思雄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5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