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与当代中国思想的内在紧张

被引:5
作者
王岳川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
关键词
文化精神; 中国思想; 西方现代哲学; 时代流变; 思想危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89 [其他哲学流派];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思想碰撞 ,在传统性、现代性、现代西学、当代科学哲学价值论、宗教哲学问题、艺术哲学问题等多方面 ,产生了持续不断的争论和震荡。这种前沿思想话语交锋的结果 ,使学界弄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 ,看清楚了西方哲学精神的变革和中国哲学发展的方向 ,在消除话语对抗中获得话语对话的新空间 ,并进而使得当代学术思想史向新的维度延伸。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德里达与“后现代主义” [J].
汪堂家 .
天津社会科学, 1996, (05) :21-23
[2]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位问题 [J].
刘放桐 .
天津社会科学, 1996, (05) :6-9
[3]   当代哲学的文化研究转向(续) [J].
江天骥 ;
未志方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7, (05) :18-25
[4]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观 [J].
欧阳谦 .
教学与研究, 1997, (01)
[5]   哲学的新方向 [J].
张世英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2) :172-180
[6]  
后现代精神[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大卫·雷·格里芬(D.R.Griffin)编, 1998
[7]  
哲学的改造[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陈亚军著, 1998
[8]  
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王岳川著, 2002
[9]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实质与评价 [J].
宋祖良 .
国外社会科学, 1995, (07) :49-53
[10]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J].
欧阳谦 .
教学与研究, 1996, (01) :53-5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