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地区新元古代晋宁期变形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59
作者
耿元生
王新社
沈其韩
吴春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晋宁期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同位素年龄; 新元古代; 阿拉善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原划分的阿拉善岩群中识别并划分出了新元古代 (晋宁期 )的变形花岗岩。该期变形花岗岩主要为眼球状片麻岩 ,以高SiO2 、碱 (Na2 O +K2 O)、REE ,低MgO、TFeO、CaO且K2 O大于Na2 O ,具强烈负Eu异常为特点。两个样品的锆石逐层蒸发法年龄分别为 971Ma和 84 5Ma ,表明它们是晋宁期岩浆事件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和含有电气石、白云母的矿物组合特点表明 ,阿拉善地区晋宁期的变形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该区晋宁期变形花岗岩的发现意味着新元古代早期的岩浆活动一直影响到华北地台的西北缘。
引用
收藏
页码:412 / 4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柴达木盆地北缘“达肯大坂群”的再厘定
    陆松年
    王惠初
    李怀坤
    袁桂邦
    辛后田
    郑健康
    [J]. 地质通报, 2002, (01) : 19 - 23
  • [2] 扬子板块西缘北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沈渭洲
    凌洪飞
    徐士进
    周新民
    赵子福
    郭建强
    [J]. 地质论评, 2000, (05) : 512 - 519
  • [3] 柴达木北缘新元古代重大地质事件年代格架
    李怀坤
    陆松年
    赵风清
    李惠民
    于海峰
    郑健康
    [J]. 现代地质, 1999, (02) : 104 - 105
  • [4] 北秦岭晋宁期主要地质事件及其构造背景探讨附视频
    裴先治
    王涛
    王洋
    李厚民
    李国光
    [J].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2) : 18 - 28
  • [5] 中祁连东段晋宁期碰撞型花岗岩及其地质意义
    郭进京
    赵凤清
    李怀坤
    [J]. 地球学报, 1999, (01) : 10 - 15
  • [6] 内蒙古温都尔庙群变质基性火山岩Sm-Nd、Rb-Sr同位素年代研究
    张臣
    吴泰然
    不详
    [J]. 地质科学 , 1998, (01) : 26 - 31
  • [7] 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郭勒杂岩的原岩年代和变质年代
    郝旭
    徐备
    [J]. 地质论评, 1997, (01) : 101 - 105
  • [8] 内蒙古白乃庙地区绿片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钕和锶同位素研究
    聂凤军,裴荣富,吴良士
    [J]. 地球学报, 1995, (01) : 36 - 44
  • [9] 质谱计逐级蒸发—沉积测定单颗粒锆石年龄原理及可靠性的证明──兼论锆石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适用性
    宋彪
    [J]. 地球学报, 1994, (Z1) : 206 - 217
  • [10] 贺兰山——阿拉善地区下、中前寒武系的划分对比及其变质、成矿作用特征
    霍福臣
    曹景轩
    董燕生
    顾其昌
    阎志强
    [J].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1) : 35 -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