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Fas、ICE)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崔儒涛
蔡淦
程勇
杨秋泓
田涛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消化科
[2] 上海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异型增生; 基因; 细胞凋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 2、Fas、ICE)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维甲酸治疗胃粘膜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N 甲基 N 硝基 N 亚硝基胍 (MNNG)建立大鼠胃粘膜异型增生模型 ,设立空白组、造模组和维甲酸治疗组 ,对大鼠胃粘膜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 2、Fas、ICE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组、维甲酸治疗组和造模组癌前病变发生率分别为 0、2 6.67%和 73 .3 3 % ,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 8.3± 3 .1、7.8± 2 .6和 2 .2± 0 .4 ,Bcl 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13 .3 %、3 3 .3 %和 66.7% ,过量表达率分别为6.7%、6.7%和 3 3 .3 % ,治疗组与造模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空白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Fas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4 6.7%、4 0 %和 6.7%、过量表达率分别为 13 .3 %、2 6.7%和 13 .3 % ;ICE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2 0 %、60 %和 13 .3 % ,过量表达率分别为 0、13 .3 %和 6.7%。治疗组与造模组比较 ,表达率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过量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与空白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维甲酸治疗可抑制大鼠胃粘膜Bcl 2基因蛋白的表达 ,促进Fas基因蛋白的表达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维甲酸对大鼠实验性腺胃粘膜癌前病变的逆转治疗作用 [J].
李春启,刘为纹,房殿春,邵方 .
中华消化杂志, 1994, (06) :31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