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后路手术治疗
被引:22
作者:
孙天胜
刘树清
刘智
李放
关凯
胥少汀
机构:
[1] 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
来源: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髓损伤;
骨科手术方法;
治疗结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 [矫形外科手术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后路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9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年龄15~75岁,平均35.6岁。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3个月~11年,平均25个月。患者均存在脊髓前方压迫及后凸畸形,并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其中10例后凸角>20°,平均35°(21°~75°);59例后凸角<20°,平均9°(0°~16°),以后凸角的大小作为选择手术方式的标准,对后凸角<20°者行后路椎管侧前方减压术,对后凸角>20°者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6年,平均12.5个月,59例(85.5%)患者获得满意的减压。10例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的患者获得满意的后凸畸形矫正,术后后凸角平均10.8°(0°~40°)。44例(63.8%)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全瘫患者的恢复率为17.6%,主要是感觉功能恢复,而不全瘫患者的恢复率为78.8%,感觉和运动功能都有所恢复,两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可以根据其后凸角大小选择经后路椎管侧前方减压术或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术后患者可获得满意的减压和后凸畸形矫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