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及有效途径

被引:8
作者
董正秀 [1 ]
周晓平 [2 ]
机构
[1]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 江苏省旅游局
关键词
苏南地区; 开发模式; 有效途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深入,江苏苏南地区的乡村旅游得到长足发展。不少乡村以其丰富多样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和乡村文化深受欢迎,成为理想的投资场所和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目的地。由于该地区经济发达,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乡村旅游的产业模式众多,有着区域的独特性。随着市场需求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分析现有开发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可以为苏南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88 / 4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述评 [J].
石培基 ;
张胜武 .
开发研究, 2007, (04) :104-107
[2]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 [J].
王云才 .
旅游学刊, 2006, (04) :8-8
[3]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J].
唐代剑 ;
池静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59-63
[4]   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 [J].
杨兴洪 .
贵州民族研究, 2005, (04) :56-59
[5]   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 [J].
李德明 ;
程久苗 .
人文地理, 2005, (03) :84-87
[6]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J].
邱海蓉 .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 (05) :122-124
[7]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 [J].
何景明 .
旅游学刊, 2004, (01) :92-96
[8]   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保护开发模式探讨——重视文化旅游者在文化保护中的作用 [J].
金方梅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13-16
[9]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为例 [J].
文军 ;
魏美才 .
生态经济, 2003, (10) :125-127
[10]   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 [J].
余青 ;
吴必虎 .
人文地理, 2001, (06)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