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淮与水环境管理

被引:2
作者
袁国林
机构
[1] 水利部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北京
关键词
洪水; 淮河流域; 治淮; 洪涝灾害; 人口; 水环境容量; 灾害损失; 行蓄洪区; 旱灾; 气象灾害; 淮河干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1991年初夏,江淮地区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引起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关注。灾后国务院颁布了进一步治淮的一系列决定,确定了今后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治理方针和建设计划,掀起了继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二次治淮高潮,并取得可喜成绩。这些拟定项目完成后,对进一步提高淮河干支流,特别是中下游的防洪除涝标准,促进和改善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淮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治淮的历史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仅靠上述工程尚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淮河的治理问题。如果忽视了淮河的水环境管理,已建或新建工程的防灾抗灾能力也会逐渐衰退。在一定意义上,加强淮河水环境管理的研究和落实是进一步治淮成功与否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2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