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不同防治措施对皖南春季马尾松林节肢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韩宝瑜
崔林
查光济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2] 安徽省东至县金寺山林场
来源:
关键词:
马尾松纯林;节肢动物;虫生真菌;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马尾松毛虫;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99.01.016
中图分类号:
S718.5,S763.42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皖南春季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防治时期,于安徽长江以南采用不同治虫策略的5个林场,选立地条件和林分状况类似的马尾松纯林,对节肢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调查表明,常年释放白僵菌的林场和长期监测虫情、准确挑治虫源地的林场害虫种数约占群落总种数的50%,个体数约占70%,益害物种数比(Ns/Ps)为0.72~0.83,个体数比(Nn/Pn)为0.44~0.45,多样性指数(H′)波动小,松毛虫虫口≤2.0条·株-1。交替放菌和施药的林场,滥用农药、尤其不治虫的林场,害虫种数约占群落总种数的60%左右,个体数>74%,Ns/Ps0.46~0.54,Nn/Pn0.23~0.34,H′波动大,松毛虫虫口6.0~10.0条·株-1,超过防治指标(5条·株-1)。长期的放菌或及时施药挑治利于优化群落结构,增大多样性指数,强化生态控制的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