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非正式治理技术的类型学分析

被引:11
作者
王敬尧 [1 ,2 ]
郑鹏 [3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四川大学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
[3]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基层治理; 非正式治理; 制度调适; 制度化机制; 治理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基层政府处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和由下而上的社会需求所建构的网络"接点"。从纵向角度观察,随着压力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基层治理形成了"非正式权力的正式运作""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以及"正式运作与非正式运作并行"的样态特征,基层政府的非正式治理成为客观存在,其技术也不断向多样化和隐蔽化转变。在基层政府不断调适非正式治理与正式治理间关系的过程中,从行动指向和行动策略维度呈现出变通式治理、选择式治理、统合式治理和说服式治理等不同类型。基层政府越来越具有非零和博弈的应对主动性,惟其如此,看待非正式治理应跳出"病理学"思维,认可非正式治理在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合理性。既要不断充实正式规则和程序,顺应基层治理"制度化"的改革趋势,也要从制度根源消解各类权宜的和随意的权力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1+161 +16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3 条
[1]  
中国如何摸着石头过河?——以农村医疗卫生融资体制变迁为例.[A].王绍光;.None.2012,
[2]   Origins of Informal Coercion in China [J].
Chen, Xi .
POLITICS & SOCIETY, 2017, 45 (01) :67-89
[3]  
Relational Repression in China: Using Social Ties to Demobilize Protesters *.[J].Yanhua Deng;Kevin J. O'Brien.The China Quarterly.2013,
[4]   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 [J].
O'Brien, KJ ;
Li, LJ .
COMPARATIVE POLITICS, 1999, 31 (02) :167-+
[5]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6]  
清代地方政府.[M].瞿同祖; 著.法律出版社.2011,
[7]  
.[M].杜赞奇.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8]  
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M].叶炜;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  
小镇喧嚣.[M].吴毅;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0]  
政策科学.[M].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