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行山东麓NO重污染成因分析

被引:9
作者
田贺忠 [1 ]
王艳 [1 ]
赵丹 [1 ]
柴发合 [2 ]
邢子山 [3 ]
程轲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太行山东麓; 遥感观测; 卫星数据; 对流层NO2; 污染; 风场;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OMI/Aura对流层NO2柱浓度产品,分析研究了中国太行山东麓(ESTM)地区NOX污染的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NO2柱浓度夏季最低而冬季最高.为了探讨该地区NO2重污染的成因,本研究采用第五代NCAR/Penn State中尺度模式(MM5)对该地区风场进行模拟.MM5模式模拟结果显示,该地区的主导风向主要为东北风和西北风,其次为西南风.冬季代表月(2007年1月)中,高NO2浓度(大于50×1015molec/cm2)主要发生在以下3种风场类型:辐合风场(5天),东北风(2天),静风(1天).尽管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该地区人为源NOX的排放强度相对较小,但辐合风类型的频繁发生,以及不利于扩散的地形条件,导致了大气污染物的不断积聚,从而形成高NOX污染区.此外,当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时,特别是输送气流风速较大时,可明显观察到从北京-天津-唐山地区向下风向ESTM地区的长距离传输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464 / 14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CMAQ模式卫星产品源同化模型及其在空气质量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J].
程兴宏 ;
徐祥德 ;
丁国安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4) :511-522
[2]   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奥运大气污染控制效果评估 [J].
杨婷 ;
王自发 ;
张柏 ;
王喜全 ;
王威 ;
GBAGUIDI Alex ;
龚晏邦 .
科学通报, 2010, (10) :931-936
[3]   基于OMI卫星遥感数据的中国对流层NO2时空分布 [J].
王跃启 ;
江洪 ;
张秀英 ;
周国模 ;
余树全 ;
肖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8) :932-937
[4]   基于临界负荷择选硫和氮沉降控制 [J].
张懿华 ;
谢绍东 .
科学通报, 2009, (13) :1874-1879
[5]   奥运期间北京地区卫星监测NO柱浓度的变化 [J].
余环 ;
王普才 ;
宗雪梅 ;
李昕 ;
吕达仁 .
科学通报 , 2009, (03) :299-304
[6]   基于OMI卫星数据的城市对流层NO2变化趋势研究 [J].
张彦军 ;
牛铮 ;
王力 ;
常超一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3) :96-99
[7]   北京地区SO2、NOx、O3和PM2.5变化特征的城郊对比分析 [J].
刘洁 ;
张小玲 ;
徐晓峰 ;
徐宏辉 .
环境科学, 2008, (04) :1059-1065
[8]   我国NOx污染状况与环境效应及综合控制策略 [J].
周维 ;
王雪松 ;
张远航 ;
苏杭 ;
陆克定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323-330
[9]   近10a中国对流层NO2的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J].
张兴赢 ;
张鹏 ;
张艳 ;
李晓静 ;
邱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0) :1409-1416
[10]   关于我国NO排放总量控制的探讨 [J].
陈罕立 ;
王金南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5)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