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抗松针褐斑病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叶建仁,黄素红,李传道,程淑婉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松针褐斑病,湿地松,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抗病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3.712.4 [];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松针褐斑病(Lecanostictaacicola)是我国南方重要病害。在湿地松(Pinuselliottii)抗褐斑病选育研究的基础上对湿地松针叶中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抗病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二年生健康针叶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水平与针叶的抗病性有密切关系。在测定的13个无性系和单株中,4个易感株的酶活性较低,9个抗病无性系中除个别酶活性与易感株相近外,其余无性系的酶活性和比活性都明显比易感株高。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株间差异相对较小,但在总体水平上,抗病无性系的酶活性和比活性也比易感株略高。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液处理后,无论是抗病针叶还是易感针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升幅为0.5—1倍,但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在用毒素处理后无明显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30 / 436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