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建构什么样的公共信息传播?——对新冠疫情期间新媒体传播的反思

被引:54
作者
彭兰
机构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
关键词
疫情; 公共信息传播; 社交媒体; 去中心化; 信息疫情;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200515.00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非常时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今天的新媒体传播与传媒业的机会。社交媒体虽然在今天已经普及,但以人为媒的传播并非公共信息传播的理想模式,它容易导致人们获得信息的不充分,对此,平台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提高公共性内容与个体用户间的连通性。媒体和平台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的深加工和信息碎片的整合。非常时期人们对媒体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有些媒体因过分关注技术应用而在新闻内容生产的专业性方面停滞不前甚至下滑,但新技术应用与媒体的专业性并不冲突。非常时期,以媒体为代表的中心化传播重新赢得瞩目,去中心化传播带来的问题也更为突出,但两者未来仍将并存,去中心化传播环境下的"集体免疫"思路或许会是对抗"信息疫情"的一种策略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风险沟通和公共卫生
    邱五七
    侯晓辉
    CHU Cordia
    [J]. 中国健康教育, 2010, (01) : 26 - 29
  • [2] 流动的现代性[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齐格蒙特·鲍曼, 2017
  • [3] 信息乌托邦[M]. 法律出版社 , (美) 桑斯坦, 2008
  • [4] 认知失调理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美)利昂·费斯汀格(LeonFestinger)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