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家庭抗逆力的内涵及模式研究述评

被引:38
作者
冯跃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
家庭抗逆力; 抗逆力; 内涵; 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探究青少年抗逆力的生成模式与路径,大量家庭抗逆力的研究成果有待专门审视。文章通过检索近三十年来国外在家庭抗逆力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从对家庭抗逆力的内涵分析中,对其关键性研究要点进行提炼。通过概要梳理七个主要研究模式,如ABC-X模式、双重ABC-X模式、家庭调整与适应性反应模式、双重ABC-X的类型模式、家庭调整与适应的抗逆力模式以及一般家庭抗逆力过程模式等,对家庭抗逆力理论研究转向的内涵与背景进行反思,并对这一转向的内在逻辑和变化趋势进行了述评。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席居哲 ;
桑标 ;
左志宏 .
心理科学, 2008, (04) :995-998+977
[2]   转型期家庭压力特征和社会网络资源的运用 [J].
徐安琪 ;
张亮 .
社会科学研究, 2008, (02) :112-119
[3]   城市家庭经济压力:一个社会脉动的视角 [J].
刘汶蓉 ;
徐安琪 .
社会科学, 2008, (02) :81-90+190
[4]  
家庭抗逆力[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徐永祥, 2013
[5]  
Loss,trauma,and resilience:Therapeutic work with ambiguous loss .2 Boss,P. Norton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