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纤维素的结晶区必需在内、外切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下 ,始可被降解 ,这是纤维素降解的限速步骤。内、外切纤维素酶均为β 1,4 糖苷键的水解酶 ,但单一的内、外切纤维素酶却都不能水解天然纤维素的结晶区。内、外切纤维素酶怎样协同降解纤维素的机理一直未得阐明 ,是天然纤维素降解机制研究中的难点。纤维素酶分子是由具有催化功能的催化结构域(catalyticdomain ,CD)和具有结合纤维素功能的纤维素结合 (吸附 )结构域 (cellulosebindingdomain ,CBD)及连结它们的链结区 (linker)序列组成。已知一细菌的CBD在吸附纤维素后 ,导致纤维素聚合物断裂形成短小纤维 ,但这一现象还未在真菌中有类似发现。通过对插入质粒 pUC 18上的微紫青霉外切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CBHI的cDNA基因 ,进行系列序列定向缺失等体外操作 ,得到了催化结构域序列缺失的重组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JM10 9后 ,利用纤维素结合结构域CBD可吸附纤维素的特性 ,筛选到含CBD编码区的转化子PUC18G ,生产出了LacZ CBD融合蛋白。经木瓜蛋白酶有限酶切后 ,分离纯化得到了CBD结构域及其链结区称为 :CBDCBHI。经X光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热活力测定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CBDCBHI吸附纤维素后 ,能够导致纤维素聚合物氢键断裂 ,结晶度减低和形成短纤维 ,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