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与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适应行为

被引:44
作者
王媛
方修琦
徐锬
戴玉娟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北京 ,天津 ,北京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期望单产; 东北; 适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统计东北地区1960年~1999年对水稻生产有意义的5月~9月份气温的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显示近10年来东北地区的热量资源显著增加。根据东北地区水稻极早熟、早熟、中熟、中晚熟、晚熟品种的产量与热量资源的定量关系,采用风险-效益决策法中期望值评价的方法,建立计算作物期望单产的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显示气候变暖对黑龙江、吉林大部分地区的水稻产生正面影响,而对辽宁大部分地区产生负面影响。改种更适应较暖气候的作物品种或调整种植结构是对这种影响的两种主要适应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气候变暖的正面影响,减弱负面影响。近20年东北地区水稻单产和播种面积变化的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适应行为的结果:吉林、黑龙江水稻单产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辽宁,水稻播种面积占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播种面积的比例以黑龙江增加的幅度最大,吉林次之,而辽宁则呈现减小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东北近50年干旱发展及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 [J].
谢安 ;
孙永罡 ;
白人海 .
地理学报, 2003, (S1) :75-82
[2]   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变化及其与全球变暖的联系——纪念2002年世界气象日“减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J].
丁一汇 ;
张锦 ;
宋亚芳 .
气象, 2002, (03) :3-7
[3]   IPCC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的最新评估综述 [J].
张庆阳 ;
胡英 ;
田静 .
环境保护, 2001, (05) :39-41
[4]   从农作物品种安排看热量资源的合理利用 [J].
王书裕 .
自然资源, 1980, (03) :72-77
[5]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 气象出版社 , 张养才,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