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对中风理论与治则的新认识

被引:71
作者
杨树德
薛轴
杨金菊
机构
[1] 山西铝厂职工医院,山西铝厂职工医院,山西铝厂职工医院山西河津,山西河津,山西河津
关键词
中风; 出血性; 中西医结合; 大厥; 风证; 活血化疲; 益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中风的传统理论要发展,中、西医治疗要革新,急性期活血化瘀是关键。只有把中、西医理论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互相渗透,形成新的中风理论体系,才会在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提出如下新认识。一、中风的病因病机不论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都是气虚血瘀,本虚标实。气虚是致病的根源,血瘀是病邪的核心。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是"同源异流",多是在脑血管硬化的基础上出现的缺血或充血,即血管内压减低(血流缓慢——低动力)或增高(血流加快——高动力〕所致的两种不同病证(梗塞或出血)。这是由慢性虚证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2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