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煤地层中石油的生成、运移和生油潜力评价

被引:40
作者
黄第藩
熊传武
机构
[1] 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煤成油; 地球化学; 石油生成; 初次运移; 碳同位素; 分馏; 生烃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中国吐鲁番、焉耆和巴彦浩特这三个煤成烃盆地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含煤地层中石油的生成、初次运移和生油潜力问题,指出沼泽相含煤地层的成烃地球化学特征在许多方面都不同于湖相生油岩。含煤地层有机质类型差、单位生烃潜力低、有机质转化率低,但有机质丰度高、变化幅度宽、总生烃潜量大,并主要取决于有机质丰度。因此,本文以有机质丰度为基础,从有关参数的相关研究中,分别建立了煤和煤系泥岩的生油定量评价分级标准。还从结构化学的研究中提出了煤系地层中的沥青物质是成烃的主要贡献者。在初次运移方面,由于煤的高吸附性,可溶重质组成难以排出,但烃类尤其是饱和烃易于排出,并导致饱/芳比<1和氯仿沥青中δ13C值增大,以及煤成油以轻质油和凝析油为主。估计在成熟阶段,煤系油源岩(包括煤)的排驱效率,在成熟阶段为25%~30%,而在高成熟阶段可达50%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7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Comparision of three series of organic matter of continental origin. Huc A Y et al.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