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人才流动:研究范式的演进与重塑

被引:3
作者
高子平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跨国人才流动; 研究范式; Diaspora; Brain Drain; 人力资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61 [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
学科分类号
120202 ; 1204 ;
摘要
在农业经济时代,伴随着零星的跨国人才流动,形成了Diaspora研究范式;自近代工业化以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人才的跨国流动趋于频繁,甚至成为国家间重要的争夺对象。相应地,针对主要基于经济目的的国际人才流动现象,逐步形成了Brain Drain研究范式。二战以来,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对峙使两种范式都陷入了逻辑困境,以至于始终只能解释现象,却不能解决问题。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推进,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在世界范围内深刻地改变了人才跨国流动的方向、方式和方法,这就要求基于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背景,探寻国际人才流动全新的研究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全球化与移民:若干紧迫的矛盾[J]. 斯蒂芬·卡斯尔斯,黄语生.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02)
[2]  
海外印度人才与海外华人国际影响力比较研究[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贾海涛, 2007
[3]  
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钟水映著, 2000
[4]  
The Uses of Diaspora[J] . Brent Hayes Edwards.Social Text . 2001 (1)
[5]  
The Brain Drain:An Anomaly of InternationalReations. Peter vas-zoltan. Akademai Kiado .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