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7年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的分析

被引:4
作者
陶春莲
徐新
陈惠英
机构
[1] 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信息科
关键词
新生儿; 死亡率; 死亡原因;
D O 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08.09.053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本院2003-2007年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2.04%,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的主要死亡原因,窒息是足月产儿的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和胎儿监测,减少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完善早产儿管理及窒息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960 / 96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创建爱婴医院前后20年产科新生儿发病情况分析 [J].
杨敏 .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09) :1180-1181
[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岳少杰,王铭杰.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02)
[3]   1999~2006年住院新生儿死亡分析 [J].
刘美娜 ;
庄思齐 ;
陈玮琪 ;
张红宇 ;
李易娟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7, (06) :675-677
[4]   住院新生儿446例疾病种类及死亡原因分析 [J].
吴青 ;
李晶 ;
陈敏 ;
彭茜 ;
陈昌辉 .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7, (03) :42-43
[5]   围生期因素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器官损害的关系探讨 [J].
陈贞祥 ;
诸宏伟 ;
沈怀云 .
实用全科医学, 2007, (04) :291-292
[6]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 [J].
杜秀萍 ;
张瑜 .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05) :605-606
[7]   早产的相关因素和临床诊治特点分析 [J].
黄绮涛 .
临床医学, 2007, (01) :46-47
[8]   284例新生儿疾病临床分析 [J].
郭彩云 .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5, (03) :151-152
[9]   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疗效分析 [J].
陈莎丽 ;
肖小敏 .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4, (04) :223-225
[10]  
浅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防治与护理[J]. 郑丽霞.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 200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