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的中国模式:组织基础与运行机制

被引:56
作者
凌斌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私易模式; 公征模式; 土地流转的中国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D922.3 [土地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7 ; 120405 ;
摘要
土地流转机制是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对现有理论提出了挑战,体现为私人交易和公共征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三十多年来,地方的土地流转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创新。总结这些地方制度创新,可以揭示出土地流转的"中国模式"。土地流转的中国模式,以政府和集体的组织协调为基础,体现为对土地供需各方的双重代表和双向协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村集体组织的居中协调,既是当代农村土地流转的组织基础,也是其相对于"私易模式"和"公征模式"的比较优势。土地流转的中国模式,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中国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8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1]   中国农村政权组织涉黑化倾向及其遏制 [J].
陈磊 .
政法论坛, 2014, 32 (02) :60-71
[3]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及问题——以嘉兴模式和无锡模式为例 [J].
孟祥远 .
城市问题, 2012, (12) :68-72
[4]   复杂产权论和有效产权论——中国地权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 [J].
张曙光 ;
程炼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4) :1219-1238
[5]   土地问题的事实与认识 [J].
贺雪峰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02) :5-19
[6]   合法转让权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基础——成都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调查研究 [J].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 ;
李力行 .
国际经济评论, 2012, (02) :127-139+7
[7]   产权视角下中国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以成都为例 [J].
黄宝连 ;
黄祖辉 ;
顾益康 ;
王丽娟 .
经济学家, 2012, (03) :66-73
[8]   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模式的比较研究 [J].
闫岩 ;
李放 ;
唐焱 .
经济体制改革, 2010, (06) :83-87
[9]   从土地权利问题看中国土地制度 [J].
贺雪峰 .
中国市场, 2010, (46) :92-95
[10]  
“南海模式”的形成、演变与结局[J]. 刘宪法.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