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学特征

被引:4
作者
蔺宏斌 [1 ,2 ]
侯明才 [1 ]
董桂玉 [1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晚古生代; 太原组; 下石盒子组;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特征; 勘探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在对该区地表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将该区上古生界太原组—下石盒子组划分为8个长期、17个中期和若干个短期旋回层序,并详细讨论了各期旋回层序特征。结果认为: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类型与储集砂体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有利储集砂体通常出现在中、长期旋回层序的界面两侧,并以普遍发育A型和C1型短期旋回层序结构为显著特征;其中以具备A1型结构的短期旋回层序为最有利于储集砂岩发育的位置,是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133 +1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陆相盆地基准面旋回的级次划分和研究意义 [J].
郑荣才 ;
彭军 ;
吴朝容 .
沉积学报, 2001, (02) :24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