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发生在α中尺度涡旋东部的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2
作者
尹东屏 [1 ]
王啸华 [2 ]
张备 [2 ]
严文莲 [2 ]
刘安宁 [2 ]
机构
[1] 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
[2] 江苏省气象台
关键词
暴雨; 低空急流; 中尺度系统; 水汽辐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10年9月7日苏皖北部出现了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这次暴雨过程产生在热带风暴(1009号,玛瑙)在东海北上转向日本以后。利用卫星、雷达和NCEP逐日4次1°×1°资料对天气形势和中尺度对流发展的环境场特征等进行诊断分析表明:位于日本海的热带风暴北部的偏东气流与南下深厚的蒙古高压底部的偏东气流汇合,构成了一支强盛的低空偏东风气流,它向西流向太行山东麓,其分支沿太行山南下时,诱生了位于太行山脉南部切变线东部的涡旋系统。当低涡进入黄淮平原后,在越过渤海的边界层东风急流激发下迅速发展为α中尺度涡旋系统。南方的暖湿气流在涡旋系统边界层东风急流的动力强迫下抬升,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β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β中尺度系统的影响和γ中尺度系统的合并导致强降水过程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656 / 6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渭河流域一次致洪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滤波分析 [J].
段昌辉 ;
武麦凤 .
气象科学, 2012, 32 (01) :110-117
[2]   中国东部夏季中尺度对流系统以及中尺度对流涡旋的特征 [J].
王微 ;
潘益农 ;
束宇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 (06) :692-702
[3]   1998年夏季两例青藏高原低涡结构特征的比较 [J].
郁淑华 ;
高文良 .
高原气象, 2010, (06) :1357-1368
[4]   一次苏皖特大暴雨过程中边界层急流结构演变特征和作用分析 [J].
吴海英 ;
曾明剑 ;
尹东屏 ;
王啸华 ;
孙燕 .
高原气象, 2010, (06) :1431-1440
[5]   一次华南西部低涡切变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J].
黄明策 ;
李江南 ;
农孟松 ;
黄嘉宏 .
气象学报, 2010, 68 (05) :748-762
[6]   高原涡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成因的个例研究 [J].
赵玉春 ;
王叶红 .
高原气象, 2010, 29 (04) :819-831
[7]   一次北京大暴雨过程低空东南风气流形成机制的数值研究 [J].
盛春岩 ;
高守亭 .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 (06) :1284-1294
[8]   垂直向基流二次切变对梅雨锋中尺度低涡暴雨系统的影响 [J].
谷文龙 ;
杨引明 ;
刘洁 ;
姚祖庆 .
气象学报, 2010, 68 (02) :217-223
[9]   一次α中尺度低涡暴雨的数值模拟 [J].
何锋 ;
何斌 ;
李云泉 ;
范晓红 ;
董旭 .
气象科学, 2010, 30 (01) :67-73
[10]   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观测事实分析 [J].
郁淑华 ;
高文良 .
气象学报, 2006, (03) :39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