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填料床处理城市污水的硝化效果

被引:3
作者
张志斌 [1 ,2 ]
郝春红 [3 ]
康兴生 [3 ]
夏四清 [4 ]
赵建夫 [4 ]
王峰 [4 ]
机构
[1]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学院
[2]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4]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悬浮填料床; 气水比; 容积负荷; PCR-DGGE; 微生物种群结构;
D O I
10.16796/j.cnki.1000-3770.2009.04.027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短时悬浮填料床进一步处理化学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出水,优化其工艺运行参数,并进行了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测试。试验结果显示,在填料填充比30%,进水氨氮浓度12.21~14.37mg·L-1的条件下,优化的工艺运行参数分别为气水比2.0,HRT为2.7h。在上述优化工况下,悬浮填料床实现了良好的硝化效果,其氨氮去除率为49.7%,氨氮容积负荷达到0.058kg·m-3·d-1。PCR-DGGE测试结果表明,悬浮填料床内微生物种群结构比较丰富,这些微生物具有适应不同环境变化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98+103 +10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The use of ferric chloride and anionic polymer in the chemically assisted primary sedimentation process
    Poon, CS
    Chu, CW
    [J]. CHEMOSPHERE, 1999, 39 (10) : 1573 - 1582
  • [2] 铁盐处理上海合流一期污水试验研究
    熊建英
    杨海真
    王闯
    顾国维
    邵志刚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0, (06) : 17 - 19
  • [3] CEPT技术处理污染河水的研究附视频
    王曙光
    栾兆坤
    宫小燕
    黎泽华
    贾智萍
    赵华章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1, (04) : 16 - 18
  • [4] 化学生物絮凝/悬浮床处理低浓污水
    张志斌
    夏四清
    赵建夫
    饶应福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5, (02) : 44 - 46
  • [5]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特性
    张志斌
    夏四清
    赵建夫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03) : 32 - 34+39
  • [6] The use of ferric chloride and anionic polymer in the chemically assisted primary sedimentation process. C S Poon, C W Chu. Chemosphere . 1999
  • [7] Optimized particle separation in the primary step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Odegaard H.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8
  • [8] The Role of Physical-Chem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the Mega-Cities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D R F Harleman,S Murcott.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9
  • [9]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张志斌
    夏四清
    赵建夫
    杨殿海
    饶应福
    [J]. 工业水处理, 2005, (07) : 53 - 56
  • [10] Biodiversity analysi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in the chem-Bioflocculation treatment pro-cess. Siqing Xia,Feng Wang,Yigang Fu,et al.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