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组织学和MR影像变化
被引:2
作者:
孟淑珍
[1
]
张可冰
[2
]
薛辛东
[1
]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儿科
[2] 本溪市妇婴医院儿科
来源:
关键词:
缺氧缺血;
白质损伤;
磁共振影像(MRI);
细胞凋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调查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白质和灰质损伤的组织学和磁共振 (MR)影像的变化。方法 7日龄Wistar鼠(n=24)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右 颈动脉结扎+吸入8%氧1.5 h)。在缺氧前、缺氧最后5-10分钟、缺氧后1 h和24 h行头部MR扫描获得12和表面弥散系数(ADC)。结果 1.5 h缺氧将结束时,在 缺氧缺血半球皮质下白质和顶部灰质可见ADC明显降低和T2增高;缺氧缺血后1 h,皮质下白质和顶部灰质ADC部分恢复,T2持续增高,而缺氧缺血后24 h,T2进一 步增高。与灰白质类似的MRI改变相反,组织学检查显示:缺血半球白质不可逆细 胞损伤发生早于灰质。在缺氧缺血后1 h,缺血半球皮质下白质可见神经纤维稀疏或 紊乱,并可见TUNEL阳性细胞增加,而在缺血半球顶部灰质区未见明显细胞损伤或 TUNEL阳性细胞增加,到缺氧缺血后24 h,灰白质均可见明显的损伤。结论 在目 前的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模型,T2和ADC均能发现急性缺氧缺血脑白质和灰质水肿 或损伤,但它们不能区分白质和灰质不同的病理变化,组织学上新生鼠脑白质比灰质 更易遭受缺氧缺血损害。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0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