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综合融资能力的动态比较及特征分析

被引:9
作者
粟芳
初立苹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金融业; 融资能力; 融资渠道;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3.11.016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动态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寿险业和财险业在20072010年的综合融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财险业的综合融资能力最强,银行业次之,寿险业较差。不同融资渠道方面,银行业的内部融资能力较强,寿险业的债务融资能力偏弱,财险业的权益融资能力较强,它们都存在明显的权益融资偏好。权益融资对综合融资能力的影响最大,而内部融资的影响较弱。同时,融资能力差异主要来源于行业内的差异,特别是寿险业的内部差异较大,而行业间的差异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7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基于199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杨骞 ;
刘华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5) :36-49+148
[2]   中国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及调整速度——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的比较 [J].
王向楠 ;
梁晶 .
财经论丛, 2012, (02) :64-69
[3]   对统计综合评价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与探讨 [J].
胡永宏 .
统计研究, 2012, 29 (01) :26-30
[5]   融资约束、债务能力与公司业绩 [J].
李科 ;
徐龙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61-73
[6]   宏观经济因素、企业家信心与公司融资选择 [J].
苏冬蔚 ;
曾海舰 .
金融研究, 2011, (04) :129-142
[7]   政府控制、制度背景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J].
赵兴楣 ;
王华 .
会计研究, 2011, (03) :34-40+94
[8]   非寿险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基于修正的人力资本和增长模型 [J].
李心愉 ;
郁智慧 .
经济学动态, 2011, (01) :71-76
[9]   基于RAROC的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与效率分析——以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例 [J].
窦尔翔 ;
熊灿彬 .
国际金融研究, 2011, (01) :83-89
[10]   机会窗口、逆向选择成本与股权融资偏好 [J].
束景虹 .
金融研究, 2010, (04) :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