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被引:50
作者
张丽霞 [1 ]
孟殿怀 [1 ]
沈光宇 [2 ]
邵伟波 [3 ]
王彤 [1 ]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
[2] 南通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3] 南京市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偏瘫; 康复训练; 针灸; 下肢运动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3 [大脑性瘫痪];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偏瘫早期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及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对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270例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90例),康复加针灸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康复组患者除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外增加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康复加针灸治疗组接受康复训练并增加针灸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内科治疗。采用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FMA)积分法及FCA综合功能评定法分别于入组时及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结果: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康复组及康复加针灸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康复组与康复加针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康复组及康复加针灸组于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几次评定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于入组后1个月、3个月时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几次评定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入组后6个月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与入组后3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与入组后3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训练及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提高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治疗效果无明显优劣;偏瘫患者的自然康复过程大概3个月,故康复训练宜及早介入。
引用
收藏
页码:1179 / 118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早期电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王忠华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06) : 554 - 555
  • [2]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功能和生存质量的长期影响
    郭瑞友
    马晓维
    毛德军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03) : 264 - 266
  • [3] 运动训练改善脑缺血大鼠梗死体积与神经行为能力的实验研究
    徐丽丽
    白玉龙
    胡永善
    吴毅
    崔晓
    朱大年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02) : 100 - 102
  • [4] 康复配合针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春华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 (11) : 80 - 80
  • [5] 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观察
    赵大贵
    穆敬平
    [J]. 中国针灸, 2005, (01) : 23 - 24
  • [6] 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郭京伟
    谢欲晓
    于建波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 (03) : 63 - 64
  • [7]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刘鹏
    黄东锋
    毛玉瑢
    江沁
    陈少贞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 (02) : 35 - 36
  • [8]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信度和效度的研究
    吴毅
    胡永善
    杨晓冰
    范文可
    王倩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14) : 2036 - 2037
  • [9]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胡永善
    朱玉连
    杨培君
    谢光柏
    吴慧敏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 (03) : 16 - 18
  • [10] 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
    郭泽新
    汪润生
    [J]. 中国针灸, 2002, (04) : 268 -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