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褐飞虱重大迁入过程的大气动力背景模拟——个例研究

被引:13
作者
包云轩 [1 ]
李金建 [1 ]
缪启龙 [1 ]
申双和 [1 ]
王建强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2]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关键词
褐飞虱; 迁入; WRF模式; 大气动力背景;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为了探明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大气动力学机制,根据2006年全国逐日褐飞虱灯诱资料和逐日北半球气象再分析资料,在Arc-GIS9.0中对2006年8月26-28日发生在中国东部稻区的一次褐飞虱重大迁入过程进行了空间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对这次迁飞过程的大气背景进行了数值模拟,从模拟输出的大气背景中选取最能反映大气动力特征的4个物理量场:水平流场、K指数场、A指数场和涡度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850hPa高度的水平流场能够准确地反映褐飞虱空中种群的主要迁飞方向。(2)在主要降虫时段内,K指数、A指数在表征大气不稳定程度的同时,也可以定性地反映出褐飞虱降虫的主要区域。当K≥35℃或A≥10℃,或者两个指标同时满足时,有利于区内大气垂直运动的发展,对褐飞虱的升降十分有利。(3)褐飞虱种群大量迁入前,降虫区850hPa等压面上或强或弱地表现为一致的负涡度区,表明有一定强度的下沉气流存在,这对降虫比较有利。
引用
收藏
页码:347 / 3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褐飞虱迁飞参数的数值模拟 [J].
包云轩 ;
翟保平 ;
程遐年 .
生态学报, 2005, (05) :1107-1114
[2]   褐飞虱长期预测因子的选择与模型的组建 [J].
马飞 ;
张夕林 ;
程遐年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53-56
[3]   中国盛夏褐飞虱北迁过程的动态数值模拟 [J].
包云轩 ;
程极益 ;
程遐年 ;
储长树 ;
沈桐立 .
昆虫学报, 2000, (02) :176-183
[4]   盛夏褐飞虱北迁大发生的气象背景:个例分析 [J].
包云轩 ;
程极益 ;
程遐年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4) :35-40
[5]   褐飞虱在我国东部地区秋季回迁的三维轨迹研究 [J].
胡继超 ;
程极益 ;
储长树 ;
沈桐立 .
中国农业气象, 1997, (05) :3-8+20
[6]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灾害的长期预测 [J].
巫国瑞 ;
俞晓平 ;
陶林勇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4) :26-30
[7]   褐飞虱远距离迁飞中的降落和垂直气流、降雨的关系 [J].
谈涵秋 ;
毛瑞曾 ;
程极益 ;
姚禾芬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4, (02) :18-25
[8]   褐飞虱远距离向南迁飞的气象条件 [J].
江广恒 ;
谈涵秋 ;
沈婉贞 ;
程遐年 ;
陈若篪 .
昆虫学报, 1982, (02) :147-155
[9]   褐飞虱及白背飞虱空中迁飞规律的研究 [J].
邓望喜 .
植物保护学报, 1981, (02) :73-82
[10]   褐飞虱远距离向北迁飞的气象条件 [J].
江广恒 ;
谈涵秋 ;
沈婉贞 ;
程遐年 ;
陈若篪 .
昆虫学报, 1981, (03) :25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