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猫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蒋达树
刘金兰
谢瑶芳
赵吉会
刘家瑛
隗功芬
张立新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市隆福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关键词
针刺治疗; 脑血管; 脑血流量; 实验性脑缺血; 血液动力学; 循环生理学;
D O I
10.13702/j.1000-0607.1988.03.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针灸作为中国的一个有效治疗方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和现今的文献中均有很多报导,在我们的临床研究工作中,观察到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率为87.5%和92.31%。但针刺为什么能治疗缺血性中风?其原理如何?这是应该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动物的血液动力学,包括脑血流量和脑血管阻力的影响,来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原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1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脑血管病的临床.[M].张扬达;丁德云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 [2]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M].(清)陈梦雷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 [3] 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病人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蒋达树
    谢瑶芳
    宋正廉
    宋崇顺
    高玉玲
    关惠玲
    刘爱华
    袁纪阁
    任映
    [J]. 中医杂志, 1982, (07) : 50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