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夏季我国南方大旱天气学背景分析

被引:14
作者
郭锐
智协飞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干旱; 南亚高压; 副热带高压; 环流;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8.02.012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南方25个测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2003年我国南方夏季降水异常与春季、夏季高空环流场和温度场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200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西、偏北,控制了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这是造成夏季少雨的主要原因。夏季南亚高压异常强大东伸,对西太平洋副高的西伸加强起着一个动力引导作用。西太平洋副高与南亚高压重叠区域对应主要干旱区域。此外,我国南方夏季降水与100 hPa温度场存在1~2个月滞后相关关系,前期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100 hPa温度场异常可以作为长江以南地区旱涝的预报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234 / 2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欧亚大陆阻塞高压活动及其对我国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影响.[D].史湘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 06
  • [2] 干旱.[M].宋连春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3,
  • [3] 中国夏季副热带天气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M].陶诗言等著;.科学出版社.1963,
  • [4] 1950—2004年欧亚大陆阻塞高压活动的统计特征
    史湘军
    智协飞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3) : 338 - 344
  • [5] 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以地球系统科学观回答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问题
    符淙斌
    延晓冬
    郭维栋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10) : 1216 - 1223
  • [6] 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Ⅰ):主要研究成果
    符淙斌
    安芷生
    郭维栋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11) : 5 - 15
  • [7] 我国南方干旱成因与对策
    周巧兰
    刘晓燕
    [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 84 - 90
  • [8] 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梅雨期西太平洋副高结构和活动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
    赵兵科
    姚秀萍
    吴国雄
    不详
    [J]. 大气科学 , 2005, (05) : 771 - 779
  • [9] 2003年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异及中国南方高温形成机理研究
    林建
    毕宝贵
    何金海
    不详
    [J]. 大气科学 , 2005, (04) : 594 - 599
  • [10] 合成风场的统计检验和蒙特卡洛检验
    施能
    顾骏强
    黄先香
    刘锦绣
    顾泽
    [J]. 大气科学, 2004, (06) : 950 - 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