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斑东方鲀标志放流的初步研究

被引:6
作者
方民杰
杜琦
机构
[1]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双斑东方鲀; 标志放流; 九龙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2 [河口性鱼(溯河降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于2005年12月在福建九龙江口海域标志放流双斑东方鲀3 192尾,至2006年12月共回收90尾,第一年回捕率为2.82%.主要捕获渔具为流刺网和定置网,其中流刺网捕获83尾,占92.22%,定置网捕获5尾,占5.56%.主要捕获海域为九龙江口的海门岛至鼓浪屿一带,捕获83尾,占92.22%.这表明双斑东方鲀放流后并未作远距离洄游,九龙江口海域作为双斑东方鲀的索饵场和繁育场,应加强环境保护和海域使用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浙江沿海渔业资源放流增殖的回顾与展望 [J].
周永东 .
海洋渔业, 2004, (02) :131-139
[2]   双斑东方鲀生物学特性及繁养殖技术 [J].
钟建兴 .
海洋科学, 2003, (09) :8-12
[3]   鱼类标志技术的研究进展 [J].
张堂林 ;
李钟杰 ;
舒少武 .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03) :246-253
[4]   浙北沿岸大黄鱼放流增殖的初步研究 [J].
徐汉祥 ;
周永东 .
海洋渔业, 2003, (02) :69-72
[5]   双斑东方鲀不同放养模式养成试验初报 [J].
陈启春 .
水产科技情报, 2003, (02) :75-78
[6]   石斑鱼增殖放流研究 [J].
薄治礼 ;
周婉霞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321-326
[7]   泉州湾双斑东方鲀资源保护增殖初探 [J].
蔡瑞沛 ;
张胜利 .
科学养鱼, 2002, (04) :8-8
[8]   大亚湾真鲷标志放流技术的研究 [J].
林金錶 ;
陈琳 ;
郭金富 ;
陈涛 .
热带海洋学报, 2001, (02) :75-79
[9]   官井洋大黄鱼标志放流技术与放流标志鱼早期生态习性的初步研究 [J].
刘家富 ;
翁忠钗 ;
唐晓刚 ;
关金藏 ;
施学文 ;
洪港船 .
海洋科学, 1994, (05) :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