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退耕的概念

被引:2
作者
张蓬涛 [1 ]
封志明 [2 ]
成升魁 [2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退耕; 生态退耕; 概念;
D O I
10.16832/j.cnki.1005-9709.2006.01.001
中图分类号
F323.2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结合国内外退耕实践,首先给出了退耕的广义概念———退耕即出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原因,将耕地停止耕种并将其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进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重点提出了狭义退耕,即生态退耕的概念,并从退耕的目的和出发点、耕地的概念、退耕对象的生态状况以及退耕中“退”字的含义等四个方面对生态退耕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通过比较,认为Converting Cultivated Land back to Forest or Grassland,etc.是中文退耕较为准确的英文翻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退耕还林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J].
侯军岐 ;
王亚红 ;
廖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4) :116-119
[2]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效果评价 [J].
侯军岐 ;
张社梅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6) :29-31
[3]   塔里木河干流区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措施探讨 [J].
王永琴 .
新疆环境保护, 2001, (01) :15-18
[4]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云南省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 [J].
杨存建 ;
刘纪远 ;
张增祥 ;
党承林 .
地理学报, 2001, (02) :181-188
[5]   纽约州历史上的退耕还林 [J].
陈继海 .
云南林业, 2001, (01) :15-15
[6]   长江上游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的思考 [J].
朱波 ;
王道杰 ;
孟兆鑫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S1) :29-31
[7]   生态退耕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关系初探 [J].
张凤荣 ;
张军连 ;
张迪 ;
徐艳 .
中国土地, 2000, (12) :33-35
[8]  
浅谈正确认识和处理退耕还林实施中的关系[J]. 冯凉.四川林勘设计. 2000(04)
[9]  
西部山青水绿 重在退耕还林还草[J]. 彭珂珊.四川林勘设计. 2000(04)
[10]  
西部山青水绿 重在退耕还林还草[J]. 彭珂珊.四川林勘设计. 200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