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粮间作新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及质量影响的评价

被引:4
作者
李正才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杨-粮间作新模式,小麦产量和质量,生态环境,灰色关联分析;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98.06.012
中图分类号
S344.2,S512.10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要探讨了杨-粮间作新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年生杨树杨-粮间作新栽培模式[(3×3)m×20m,(3×3)m×30m,(3×3)m×40m]小麦产量低于对照农田10%~15%、;林内小麦种子的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农田,分别增加了12%和22.1%,蛋白质提高幅度大于淀粉提高幅度。影响小麦产量和千粒重的主要因子为照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土壤含水量;提高小麦质量的主要因子为空气温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遮光对冬小麦穗发育的影响
    戴云玲
    郭仲琛
    郑光植
    管康林
    徐桂芳
    汤佩松
    [J]. 作物学报, 1965, (02) : 135 - 147
  • [2]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袁嘉祖编著, 1991
  • [3] 粮油籽粒品质及其分析技术[M]. 农业出版社 , 何照范编著, 1985
  • [4] 小麦栽培生理[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黄祥辉,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