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启示

被引:18
作者
黄其励
机构
[1]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全球能源互联网; 能源系统; 智能电网; 储能; 需求侧响应;
D O I
10.19705/j.cnki.issn2096-5125.2018.01.002
中图分类号
TK01 [能源];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大力发展全球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全球清洁能源共享,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对中国与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的比较分析,阐述了中国和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之间的相似性。在对中国与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经验及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措施,即通过源—网—荷—储及市场共同协调,促进可再生能源健康稳步发展。最后,通过分析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需求和现有基础,提出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启示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J].
舒印彪 ;
张智刚 ;
郭剑波 ;
张正陵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01) :1-9
[2]   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及前景展望 [J].
王益民 .
中国电力, 2016, 49 (03) :1-5+11
[3]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探讨 [J].
汤广福 ;
贺之渊 ;
庞辉 .
智能电网, 2016, 4 (02) :116-123
[4]   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 [J].
曾鸣 ;
杨雍琦 ;
刘敦楠 ;
曾博 ;
欧阳邵杰 ;
林海英 ;
韩旭 .
电网技术, 2016, 40 (01) :114-124
[5]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研究 [J].
赵良 ;
白建华 ;
辛颂旭 ;
张晋芳 .
中国电力, 2016, 49 (01) :178-184
[6]   通过特高压直流实现大型能源基地风、光、火电力大规模高效率安全外送研究 [J].
刘振亚 ;
张启平 ;
董存 ;
张琳 ;
王智冬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16) :2513-2522
[7]   国家电网发展模式研究 [J].
刘振亚 ;
张启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07) :1-10+25
[8]  
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国网能源研究院, 2017
[9]  
全球能源互联网[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刘振亚,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