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社会政治分析范式发展

被引:2
作者
李瑞昌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阶级分析; 风险分析; 定义关系;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06.03.026
中图分类号
D60 [政策、政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20世纪末以来,风险社会理论风靡西方社会科学界,风险分析法成为透视西方社会发展的又一方法,一些理论家认为阶级社会理论和阶级分析法适合工业社会而不适合工业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因而,西方社会政治分析范式需要进行部分转换。本文认为西方社会发展的各阶段社会中的矛盾不一样,社会政治议题也不一样;新社会运动勃兴从实践层面表明社会发展变化。但是,这些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生产资料属性差异而产生的,因此,要消除工业社会的副作用、防范科学技术的风险主要还是要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试论国际组织风险规制强化及其政治后果 [J].
李瑞昌 .
现代国际关系, 2004, (02) :29-33+28
[2]   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 [J].
乌尔里希·贝克 ;
王武龙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3) :26-45
[3]  
世界风险社会[M].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 2004
[4]  
毛泽东选集[M]. -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