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村”时空分布变迁研究

被引:50
作者
龚胜生
张涛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癌症村; 时空分布变迁; 致癌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31 [肿瘤学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癌症村"是癌症发病率或死亡率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村落,是癌症高发现象在村级空间尺度上的反映。"癌症村"的出现是人地关系演变的结果,其时空分布及变迁是一个健康地理学问题。本文从健康地理学角度出发,在判定"癌症村"概念和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1980-2011中国癌症村数据库",运用ArcGIS时空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80-2011)"癌症村"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从1954年开始出现"癌症村",到2011年底,全国累计发现351个"癌症村";1988年前"癌症村"增长缓慢,1988年之后呈加速增长趋势,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累计新增"癌症村"186个,占全部"癌症村"的53%,是我国的"癌症村群发年代";我国"癌症村"为集聚型分布,但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是东部多于中部,中部多于西部;根据"癌症村"密度,全国可分为"癌症村稠密区"、"癌症村较密区"、"癌症村稀疏区"、"癌症村空白区"四个层次;最近30年来,我国"癌症村"重心位置一直在鄂、豫两省交界地区移动,总体上具有自西向东移动的趋势,而每5年间新增"癌症村"的重心也始终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移动,总体上存在自东北向西南移动的趋势;我国"癌症村"分布与河流关系十分密切,近60%的"癌症村"分布在距离河流3 km的范围内,81%的"癌症村"分布在距离河流5 km的范围内;我国"癌症村"的产生,95.16%为化学致癌因子所致,1.99%为病毒致癌因子所致,1.14%为物理致癌因子所致;环境污染,尤其是水体污染,是导致"癌症村"的罪魁祸首。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四个媒体报道“癌症高发村”所在县(区)的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和趋势分析 [J].
王黎君 ;
胡以松 ;
周脉耕 ;
葛辉 .
实用预防医学, 2009, 16 (06) :1740-1743
[2]   环境污染与癌症 [J].
庄苏 .
海峡科学, 2008, (06) :74-75
[3]   云南锡矿工人肺癌高发的流行病学调查(1954~2002年) [J].
姚树祥 ;
晋萍 ;
范亚光 ;
吴锡南 ;
黄玉辉 ;
杨兰 ;
常润生 ;
姚明鉴 ;
乔友林 .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7, (05) :465-468
[4]   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与浊漳河水关系相关研究 [J].
韩建英 ;
徐致祥 ;
邢海平 ;
谭家驹 ;
王民宪 ;
张栓虎 ;
孔芳君 ;
司建华 ;
李笑梅 ;
唐丽娜 ;
田谱琴 .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7, (01) :9-13
[5]   东山县康美村地下水污染与村民癌症高发原因初探 [J].
林亚森 .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6, (02) :31-32
[6]   涉县食管癌的流行情况 [J].
侯浚 ;
李曼 ;
陈志峰 ;
贺宇彤 ;
赵保善 ;
李中元 ;
李永伟 .
癌症进展, 2003, (Z1) :153-156
[7]   恶性肿瘤发病机理研究新进展 [J].
龚忠发 ;
宋艳艳 .
肿瘤防治杂志, 2001, (05) :449-451
[8]   生态环境地质病:陕西一癌症村实例分析 [J].
王绍芳 ;
林景星 ;
史世云 ;
张静 ;
不详 .
环境保护 , 2001, (05) :42-43+46
[9]   癌症与环境影响问题的初探 [J].
程振华 .
环境保护, 1986, (12) :6-9
[10]  
计量地理学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超,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