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地质门限及其控制油气作用

被引:59
作者
庞雄奇
姜振学
李建青
周瑞年
机构
[1]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
[2] 青海石油管理局!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成藏系统; 资源评价; 地质门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气在生排运聚成藏过程中须经历生烃、排烃、运烃、聚烃和资源等 5个门限。某一确定的油气运聚成藏系统进入任一个门限都将损耗一部分烃量。在实际地质条件下 ,源岩生成的烃量只有超过进入各个门限时损耗烃量之和才能大规模聚集成藏 ,并构成油气勘探的远景区。根据物质平衡原理研究油气生成量和损耗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门限控烃作用及其计算模型。文中阐明了各门限的地质含义、判别标准及其控油气作用机理 ,给出了应用实例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127 +1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排油气门限的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与应用
    庞雄奇
    陈章明
    [J]. 现代地质, 1997, (04) : 103 - 110+112-114
  • [2]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
    宋芝祥
    [J]. 沉积学报, 1987, (01) : 104 - 113
  • [3] 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与应用.[M].庞雄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 [4] 石油资源地质评价导论.[M].武守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 [5] 含油气盆地地史、热史、生留排烃史数值模拟研究与烃源岩定量评价.[M].庞雄奇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