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性外交、战略框架转换与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形成——以《八一七公报》谈判为中心

被引:6
作者
樊超
机构
[1]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对抗性外交; 双边框架; 战略框架; 大三角关系; 对台军售; 大国外交;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6.05.055
中图分类号
D822 [对外关系]; D871.2 []; D851.2 [];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中国的"联美反苏"战略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倒退,引发了对台军售问题的谈判。为维护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中方确立了在双边框架下施压的方案,形成了强制性外交的局面。但这个方案对美施压低效缓慢,最终中方被迫转换到战略框架以寻找筹码,开启对苏缓和,打破谈判僵局。谈判的成功关键在于中方从对美政策的双边框架转换至战略框架寻找筹码。战略框架的调整结束了"一条线"战略,中国开始按均势原则经营大三角关系。谈判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以外交方式处理中美关系和外交摩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大国外交既要坚持外交的和平本质,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筹码,灵活调整对外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80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1979年中国对美政策讨论与中美互动 [J].
樊超 .
国际政治研究, 2015, 36 (03) :130-146+8
[2]  
中美关系与东亚冷战.[J].牛军;.冷战国际史研究.2014, 02
[3]   框架理论说略 [J].
张建丽 ;
孙启耀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70-74
[4]  
何方:亲历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转折(下).[J].何方;丁东;鲁利玲;.人物.2011, 08
[5]   中美《八一七公报》斗争始末 [J].
黄华 .
领导文萃, 2010, (18) :93-97
[6]   中国外交60年的经验和启示 [J].
牛军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9, 26 (03) :9-12
[7]   框架理论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J].
王雷 ;
申从芳 .
东南传播, 2009, (05) :137-138
[8]  
中美关系讲义.[M].熊志勇;吴雪;李潜虞;王吉美.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
[9]  
邓小平与中美外交风云.[M].宫力.红旗出版社.2014,
[10]  
李先念年谱.[M].《李先念传》编写组; 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