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西地区含油气系统动态演化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海涛 [1 ]
马立祥 [2 ]
王兆云 [1 ]
孙德强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含油气系统; 动态演化; 沉积特征; 古构造; 油气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动态联系与整体相结合的思路,分析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沉积演化和古构造特征,确定了该地区主要成藏期。根据主要成藏期沉积与古构造配位特征,划分了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含油气系统。以时间为主线,以要素的空间有机组合研究为基础,再现了盆地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含油气系统的演化特征,并对研究区各区带的含油气性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阿尔金断裂 [J].
葛肖虹 ;
刘永江 ;
任收麦 .
中国地质, 2002, (04) :346-350
[2]   含油气系统术语、研究流程与核心内容之我见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范土芝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1-7
[3]   复合含油气系统中油气运移流向研究的意义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瞿辉 ;
雷振宇 ;
池英柳 .
石油学报, 2001, (04) :7-12+9
[4]   晚中生代以来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模式 [J].
刘永江 ;
葛肖虹 ;
叶慧文 ;
刘俊来 ;
N.Franz ;
J.Genser ;
潘宏勋 ;
任收麦 .
地球学报, 2001, (01) :23-28
[5]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控油作用分析 [J].
戴俊生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2) :121-124
[6]   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 [J].
葛肖虹 ;
张梅生 ;
刘永江 ;
叶慧文 ;
石采东 .
现代地质, 1998, (03) :2-5+7-8
[7]   泥岩盖层封闭性的确定及其与源岩排气史的匹配 [J].
陈章明 ;
吕延防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0, (02) :1-7
[8]  
中国含油气系统基本特征与评价方法.[M].赵文智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9]  
中国石油地质志.[M].青藏油气区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