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19
作者
巩村磊
机构
[1]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学习与探索》杂志社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乡村社会; 三农问题;
D O I
10.14110/j.cnki.cn-37-1059/d.2014.01.019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物质生活明显改善。但在市场逻辑和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乡村社会传统价值体系面临着更新与转型,一些地区的农村出现了农民价值追求迷失、公共精神消退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价值取向,其内在功能不再是仅仅满足农民娱乐需求,而且蕴含着重建乡村公共秩序、重塑农民精神生活、缓解认同危机和伦理危机的价值取向,其现实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完善乡村社会治理,而且在于关照农民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进而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路径研究 [J].
荆晓燕 .
行政论坛, 2013, 20 (04) :17-20
[2]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评估及政策定位 [J].
傅才武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 29 (06) :17-22
[3]   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视域 [J].
马永强 ;
王正茂 .
甘肃社会科学, 2008, (06) :75-78
[5]   中国农村出现伦理性危机 [J].
申端锋 .
中国老区建设, 2007, (07)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