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白马庙地区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天然气成藏研究

被引:11
作者
刘成林
李景明
门相勇
机构
[1] 石油大学
[2]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
[3]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上侏罗统; 天然气; 烃源岩; 流体包裹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烃源岩生烃史、油气运移史和成藏史分析 ,对川西白马庙地区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天然气成藏进行研究。首先 ,采用有机相分析、埋藏史分析、TTI计算和生烃率法 ,建立了烃源岩生烃史 :上三叠统泥质岩和煤为烃源岩 ,侏罗纪末进入生油门限 ,早白垩至晚白垩世进入成熟期 ,晚白垩至今处于高成熟期 ,总生烃量为 115 0 6× 10 8m3 。其次 ,采用平衡浓度法计算天然气运移量为 2 6 46 .6× 10 8m3 ,且散失量小 ,分子扩散相运移对蓬莱镇组天然气成藏起决定性作用。然后 ,结合生排烃史分析 ,采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确定关键时刻早第三纪。最后 ,通过分析蓬莱镇组天然气成藏的基本要素及其时空配置关系 ,建立了蓬莱镇组天然气的成藏模式 ,动态地再现了天然气成藏的地史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12 +12-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油气生成、运移模拟实验探讨 [J].
陈强路 ;
刘毅 ;
朱美茜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9, (04) :352-356+306
[2]   松辽盆地昌德气藏有效聚气量研究 [J].
付广 ;
杨勉 ;
薛永超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9, (02) :15-17+54
[3]   多构造期古老盆地古热流史模型及其应用 [J].
陈增智 ;
柳广弟 ;
郝石生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30-32+39+5
[4]   油气系统的新定义及历史-成因分类方案 [J].
张厚福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9, (01) :17-19
[5]   有机相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J].
程顶胜 .
地质地球化学, 1996, (05) :59-62
[6]  
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模型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捷等编著, 1999
[7]  
石油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厚福等编, 1999
[8]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明诚编著, 1994
[9]  
石油地球化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曾国寿,徐梦虹主编, 1990
[10]  
油气地球化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王启军,陈建渝编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