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

被引:22
作者
常江
文家宝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微电影; 传播模式; 影视文化; 社交媒体;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3.09.009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微电影的传播模式进行细致的梳理,分别从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层面,全面呈现微电影传播有别于传统影视传播的新形态。从多元主体参与生产,到多渠道流通与分享,再到全民参与的交流与互动,微电影颠覆了传统影像"单向传导"的传播模式,弥补了传统影像在时间、空间和互动方面的不足,其传播模式较传统影像更为深入和有效,已成为了中国影视文化领域最为活跃的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微电影网络传播的利与弊 [J].
赵磊 .
大众文艺, 2012, (20) :156-156
[2]   微电影的传播解读及发展方向浅析 [J].
郭倩 .
前沿, 2012, (11) :178-180
[3]   微电影的成长及其悖论——市场与受众的双重透视 [J].
洪长晖 .
现代视听, 2011, (12) :49-51
[4]   微缩的影像:微电影时代的“浅”表达 [J].
王方 ;
颜子澜 .
大众文艺, 2011, (20) :182-182
[5]   今天你“微”了吗——以微电影《老男孩》和《玩大的》为例 [J].
文劲松 .
电影文学, 2011, (18) :43-44
[6]  
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D]. 权亚楠.西北师范大学. 2012
[7]  
影视艺术传播学[M]. 中国电影出版社 , 潘源, 2009
[8]  
影视文化传播[M].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张智华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