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谷物随机损失率测试展望

被引:18
作者
介战 [1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河南科技大学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籽粒损失; 损失机理; 随机损失率;
D O I
10.13427/j.cnki.njyi.2009.07.007
中图分类号
S225.3 [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康拜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联合收获机谷物损失率测试方面的有关研究进展和成果,这些测试技术可简要归纳为单位时间损失、单位面积损失及损失率测试等3种方法。同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内涵、特点和不足,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探讨和展望了应结合联合收获机喂入量、谷物含水率、草谷比等影响谷物随机损失率变化的重要因素,进行谷物运移过程和籽粒损失机理的研究,从而有效监控随机损失率,充分发挥联合收获机的功效。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精准农业联合收割机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J].
介战 ;
刘红俊 ;
侯凤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2) :179-182
[2]   电子技术在谷物联合收割机上的应用 [J].
王熙 ;
王新忠 ;
王智敏 .
现代化农业, 2003, (10) :35-36
[3]   联合收割机粮食损失传感器谷粒撞击动力学分析 [J].
王新忠 ;
张三柱 .
农机化研究, 1997, (02) :57-60
[4]  
Grain flow rate monitor .2 Girodat J C F. U.S.3606745 . 1971